第46章 三茅_大明道士天子,但是在永乐
小马小说网 > 大明道士天子,但是在永乐 > 第46章 三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6章 三茅

  永乐十二年,九月。

  杭州府。

  距离布政使司衙门不远的一处印刷工坊中,许多身穿铠甲的人,正在搬着大大小小的箱子。

  嘎吱一声,一个箱子被打开。

  一台沾着油墨的誊写印刷被搬了下来。

  朱悟净对着本地官员说道:“日后,应天府会将每日报纸用驿站送到这里,而后印刷报纸,在杭州城贩卖,具体和金陵城一般,你们作为官员不可阻拦百姓购买阅读报纸。”

  左右布政使立刻点头,没有任何意见。

  朱悟净微微颔首。

  明朝有着比较发达的驿站制度,在永乐年间还未糜烂,尤其是北方到南方的驿站,不会如后世一般,被各级官员找各种理由私自使用。

  朱悟净呈上的策论中写明,打算以驿站为主要手段,将每日的报纸在金陵城中写完,而后沿着驿站的道路,将手抄的底稿送到周边各个城市。

  而后,由设立在当地的分社印刷报纸,再此贩卖出去。

  这其实没什么困难的,明朝的邸报系统也很发达,现在只是借用而已。

  目前,朱悟净制造的报纸,在应天府每日可以卖出六千份,每一份定价为两文钱,扣除各项成本,每日盈利四两银子,若是可以开辟到其他地区,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。

  除此之外,也得到了朱棣的支持。

  虽然明朝总是被诟病于“用八股束缚读书人的思想”,但实际上朱元璋本人倒是没有想这么多,他只是让科举更加公平而已,类似于后世的圈出考试范围。

  朱棣本人更是从来不在乎什么束缚民间思想,只要不和方孝孺一样,不怕死的专门给他上眼药就行。

  处理完报纸的事情,朱悟净对着身边的将士道:“这杭州府可有道观?”

  那身披布甲的士卒名为李礼,乃是汉王府的老人,更是专门为汉王服务的军户。

  李礼沉吟片刻,说道:“世子若是不介意,可去吴山上的三茅观,是符箓派道教的著名的圣地,祀三茅真君。”

  朱悟净:“三茅真君是哪路神仙?”

  李礼霎时不会了。

  恰好一阵微风拂过,吹起数片落叶自窗外飘入,落在朱悟净的肩上。

  李礼很想说,为什么你这个穿着道袍的道士会连三茅真君都不到,平时真的有读道经吗?

  朱悟净也感受到对方质疑的目光,哑然失笑。

  “自古神仙皆如此,国封、民封、文封各种要素混合在一起……我想起这尊神仙了,是茅盈、茅固、茅衷三兄弟吧。”

  朱悟净想起不久前为了水文,在报纸连载的西游记上,近乎丧心病狂地写上一堆神仙名字的事情,倒是想起当时也有写三茅真君。

  在宋朝,朝廷敕封了不少地区神明,将其祭祀变得正规,其中就有三茅真君,敕封的皇帝是那位知名的大画家宋徽宗。

  他封大茅君为“太元妙道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神君”,中茅君为“定录右禁冲静真人”,小茅君为“三官保命冲惠真人”。

  皇帝敕封神仙,在华夏古代也是常事。

  明朝的城隍体系,就是明太祖朱元璋敕封的,直接大封天下城隍,并分出了五个等级,另外朱元璋还取缔了五岳帝君的大帝封号,全部还原为某岳某山之神。

  总之,道教的事情不用搞得太清楚。

  朱悟净只是随口一问,想着还有时间,便想找个地方玩玩。

  李礼觉得朱悟净既然信道,那么去三茅观这样的道教圣地游玩,似乎也很合适。

  只是没想到,朱悟净这人是個假道士,根本不信什么鬼神。

  甚至在自己写的故事中,胡编乱造出什么须菩提、什么五道将军、什么日天、什么金甲太子。

  不过,朱悟净还是打算去吴山上的三茅观看看。

  他可是虔诚的道士。

  人设不能崩!

  况且日后还要联合这帮道士了。

  有着李礼带路,朱悟净一路看风景,一路前往吴山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xmajj.com。小马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xmajj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